您当前的位置:教育资源>中学>地理>复习研究>阅览文章

期末调研测试高一地理期末试卷分析

时间:2024/2/6 18:34:18 来源:林昕妍字体显示:大 中 小阅读:738 次

  1. 试卷基本情况

本卷包括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非选择题共2题,共20分,满分100分。

考试内容为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1-6章,知识点覆盖面较高,如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历史、大气的受热过程、风向、水循环、海水的性质和运动、植被与土壤、地貌、自然灾害、防灾减灾等相关知识点都有所涉及。侧重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整体难度较适中。

  1. 成绩分析

本卷溧阳市平均分72.61分,江苏省溧阳中学全校平均分77.31分,最高分94分,最低分49分,难度系数0.77。以下选择高一7班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高一12班共54人参加考试,平均分77.43分,最高分90分,最低分57分;选择题小题得分率如下: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率/%

94.44

96.3

87.04

100

98.15

98.15

94.44

59.26

92.59

98.15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得分率/%

87.04

87.04

68.52

94.44

79.63

14.81

9.26

77.78

53.7

68.52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得分率/%

96.3

90.74

22.22

87.04

81.84

96.3

94.44

96.29

64.81

100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得分率/%

94.44

96.3

100

100

98.15

42.59

94.44

64.8

48.15

77.28

 

  1.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2小题:本组题主要考查天体系统和太阳活动的影响,题目信息容易掌握,难度较简单,得分率均较高。

3-6小题:第3题考查地质年代单位,小部分学生对宙、代、纪的关系印象混乱;第4题考查研究地质历史的依据,得分率100%,学生掌握好;第56题考查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对应的生物演化,侧重基础知识,得分率均较高。

7-8题:第7题考查植被的生态特征,需要学生从材料和图片中获取相关信息,得分率较高。第8题考查植被的功能,得分率59.26%,部分学生不清楚南京气候的夏季特点,故选A,部分学生审题不清,以为是选梧桐的功能,在城市中首选D

9-10题:本组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运用,得分率均较高。第9题要求学生判断出各个箭头代表的含义,第10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转化能力。

11-12题:本组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是期中考试中已经做过的一组选择题,得分率均为87.04%。相对于期中考试,得分率有较大的提升,但仍有相当可以进步空间。第11题考查气温的垂直变化,错的学生基本选B,没有考虑大气垂直分层,只想到对流层的气温变化;第12题考查对流层厚度随纬度的变化,但仍有小部分学生不知从何入手解题,联系到学习过的知识点,选了纬度最低的A

13-15题:本组题考查热力环流及其应用,本组题也做过,除第14题正确率较高外,第13题只有68.52%,学生对热力环流气温和气压的关系没有形成系统的概念,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一知半解,这在考前的答疑过程中也有体现;第15题为79.63%。第15题仍有不少同学没有注意到是直接影响,不知道东部地区地形和气候特点,犹豫着要选了BD,也不清楚水能的概念,就选了不了解的C

16-17题:第16题考查风向和极点为中心的地图方向判读,大部分同学能画出图中风的方向,但以为是普通的地图,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故而选择错误,得分率为14.81%。第17题考查等压线的判断和气压差的计算,得分率仅为9.26%,为全卷最低。绝大部分同学未能准确找到最大值的位置,或者以为P所在处只是一个点,错误主要在于数值判读上,读图能力还有待提高,计算方法基本掌握。

18-19题:本组题考查河流地貌的演变,第18题需要学生用时空发展的眼光去综合分析,部分学生本身对水文特征的影响因素就不熟悉,对河道变化后带来的改变无从分析;第19题选C居多,学生对牛轭湖的成因和演化过程没有明晰的概念。

20-21题:本组题考查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规律,第20题错误的选C,认为海洋深处的密度变化不大,没有密度依然在逐渐增大的意识;第21题得分率较高,对海中断崖概念较明确。

22-23题:第21题考查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学生对首要影响因素较熟悉,第22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海水性质的影响,由于开采海冰对ABCD四个选项都有所影响,学生认为多个选项都有道理,对判断最佳选项的主次意识还有待提高。

24-25题:第24题考查海水运动的概念,少部分同学概念不清,看到“潮”就选风暴潮,或认为只是简单的海浪;第25题考查影响潮汐的因素,部分学生对潮汐的形成,只记得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这点,故在BCD当中蒙。

26-27题:本组题考查水循环环节和城市内涝,得分率较高。

28-29题:第28题考查植被的生态特征,得分率较高;第29题考查影响植被的因素,学生见与纬度有关,便选了光照,对光照和热量的影响因素,没有区分清楚。

30-31题:本组题考查风沙地貌的类型和成因,得分率较高,其中第30题得分率100%

32-33题:本组题考查山洪的成因,得分率较高,第32题需要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第33题得分率100%

34-36题:第3435题考查喀斯特地貌的判读,得分率较高,第34题得分率100%。第36题考查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应用,得分率只有42.59%,学生在选择的时候没有注意关键词“多层”,因而只考虑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两大要素:岩石和水,认为④必选,故选了D

37-38题:本组题考查气候变暖的成因和措施,第37题得分率较高;第38题学生将臭氧的成因混淆其中,认为需要选⑥,便选了CD

39-40题:第39题考查3s技术的选择,得分率只有48.15%,大部分错误的选D,认为全球定位系统更为主要,还有部分学生分不清三者区别,该如何选择,还有学生认为ABD都无法完成,就选了C;第40题在第39题基础上进行选择,上一题选D40题会选B

 

41题:本题考查地质灾害,3小问,共10分。本题侧重于考查课本基础知识和阅读材料的能力。

411)本小题3分,一点1分。学生写不出完整的“地震波”这个概念,容易只写波,或者横波纵波、能量波、次生波等,与其他学科的概念混淆。地质灾害类型填写时,部分同学不能写出最主要的类型,甚至审题不清写气象灾害。

412)本小题4分,一点1分。学生习惯只写位于地震带,就认为答到点上了,不能写出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的具体解释;板块的板字还存在错别字的情况,板块名称少部分同学乱写一气。地震带的名称记忆混乱,不能写出准确的名称,另外还有错别字存在。

413)本小题3分,一点1分。学生基本能答出2-3点,部分同学虽然答得多,但思路较局限,都是同一点的措施。

42题:本题考查风沙地貌,3小问,共10分。本题侧重于考查地理实践力、读图表达和绘图的能力。

421)本小题6分,一点2分。本题得分率低,均分仅2.57,学生对如何描述事物变化已有一定思路,但实际答题时还不全面。大部分学生都是分别详细描述三种沙丘的特点,没有对三种沙丘进行特点总结,也未进行对比。还有学生对标准误差也有一定关注和描述,偏离主题。

422)和(3):本小题4分,一点2分。本题均分较低,为2.52,(2)风向就有许多学生画反,部分学生不知道迎风坡缓,背风坡陡,部分学生和俯视等高线图弄混,以为沙丘凸向左侧。(3)部分学生画错风向后,植被画在错误的迎风坡;部分学生画在背风坡,并未理解流动沙丘的成因;还有部分同学画在迎风坡,但在坡顶或坡地。

  1. 试卷存在的优缺点

1)试卷的优点:本试卷知识点覆盖面广,难度较适中,有一定的区分度。图片多,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如13-15题,16-17题,421)题等;侧重基础,回归课本,考查学生基本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如第1-2题,第3-6题,第7-8题等。错题回滚,如11-12题,13-15题。符合高一期末阶段的学生,题量和题目要求均符合要求。

2)试卷的缺点:有的题目重点考查的非高一知识点,如16题,并不能有效考查学生是否掌握风向的判断;试卷图片大部分较模糊,对需要读图的地理试题来说,导致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造成一定难度;期中考试前的知识点涉及较多,占25道选择,可能对期中后的学习情况考查不是很准确。

  1. 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

本次试卷难度适中,有区分度,侧面反映出学生基础薄弱之处,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建议,以下是本人的一些建议。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把重点放在基础上,回归课本,确保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等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定期的复习、检测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2)加强学生的审题和读图能力。学生做题中容易忽略题目和材料中的信息,赶时间而直接做题目,图片中的信息学生仍不能完全掌握,课堂中应锻炼学生读图能力,让学生从材料和图片当中尽量提取信息,之后再做题目。

3)加强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应多设置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加强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锻炼。对于复杂的地理问题,教师应加强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培养他们的综合思考能力。同时,通过练习训练,对学生答题思路和技巧规范指导,提高答案的逻辑性和完整性。

5)加强定期检测与反馈:除了期中和期末外,我校高一没有设置正式地理考试,只有加强对课堂定期的测试和课后作业的检查,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同时鼓励学生提出教学建议和意见,根据反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分享到:

新闻总数:3138 今日访问量:12641 本月访问量:1396174 总访问量: 56499011

主办单位: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 地址:燕湖路1号 - 邮编:210012 - 联系电话:87215175

技术维护: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备案号:苏ICP备170251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