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教育资源>综合>体育>课程改革>阅览文章

以“学习需要”为理念设计田径跑类教学

时间:2023/10/27 14:32:36 来源:吴健字体显示:大 中 小阅读:1599 次

以“学习需要”为理念设计田径跑类教学

吴健 (江苏省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213300)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才能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和精力。学习需要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需要情境体验中主动发现问题,并乐于去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获得知识技能。所以,在体育教学设计和实践时重视学生的“学习需要”,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提升课堂学习质量。

一、基于学生“学习需要”的依据分析

1.教学生,不是教材里有什么就教什么,而是学生需要什么才教什么,不是根据教材的结构来选择教学的结构,而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结构和行为规则来决定教学的结构和规则,这就是基于学生的教学。[1]在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课堂教学,提高学习兴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生运动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体育与健康教学要实现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真正转变。[2]所以,在教学设计中要围绕学生的学习进行,应该以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为教学设计的落脚点。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反映“以生为根本”的教学理念,紧扣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行为规则和学习经验设计教学的结构和活动方式方法,创设能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学习情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学习的效果。

二、基于学生“学习需要”田径跑类运动能力的提升阶段

跑是人类生活和劳动的重要技能之一,是人类最基本的运动方式,更是学习、提高其他运动技能的基础。人的跑是从幼儿时期开始,在其成长生活中获得一定的跑的动作,经过小学、中学的学习掌握跑的技术动作,并在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跑的技能,这是跑的自然动作向技能发展的过程。

1.在幼儿时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模仿和活动获得一些跑的动作,并能根据条件做出相应的跑的动作,这些跑的动作是自然动作,非通过专门的学习获得的。如,幼儿园中班孩子的直线跑,两脚依次的蹬地动作和腾空动作,并依次向前迈进;能做出两臂以肩为轴、前后自然摆动,协调下肢向前跑动。

2.在小学阶段,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不断学习跑的相关知识、技术动作和简单的组合动作,如起跑、加速跑、途中跑、高抬腿后的加速跑等,在各种跑的游戏活动中逐渐提高跑的能力,不断发展位移速度和肌肉力量,并把所学用于其他的项目活动中。通过学习,他们逐渐行动灵活、迅速、有力,他们的跑从幼儿时期的自然动作到技能的逐渐培养和能力发展。如,水平二三年级的起跑学习,学生在多种姿势下的起跑体验,有坐姿、蹲姿、站姿等姿势中体验起跑速度,通过多样的体验练习,学生能选择、判断起跑快的姿势,在学习中不断完善并运用于短距离的跑的游戏中。

3.在中学阶段,通过小学学习跑的基础和其他的知识逐渐丰富,他们更能认识理解田径跑类运动项目动作技术的基本原理,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完善跑的技术和提高跑的技能,并能参与更复杂的技术和组合动作技术,不断强化和巩固起跑、加速、冲刺等动作技术,能在跑的活动和比赛中运用多种基本动作技术、组合动作技术和完整动作技术。如,水平四八年级学生100米跑学习,在学习蹲踞式起跑,不断完善加速跑,并把后蹬跑、匀速跑等动作技术运用于100米跑的练习中,并能自我制订100米跑的学练计划

三、基于“学习需要”田径跑类运动项目的教学设计分析

跑类田径教材,是水平一至水平五的主要教材之一,是发展学生专项运动技能的重要教材之一。教师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确定学习目标、深入教材分析、分析学生经验、创设多样活动,以促使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提升跑的各项能力。

1.紧扣课程要求,确定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有关田径跑类运动项目学习要求,如水平三100米跑分别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技战术运用、体能、展示或比赛、规则语言裁判方法、观赏与评价等六个方面提出项目具体要求,如体能具体要求“在短跑项目中加强体能练习,如通过50米匀速跑、60~80米变速跑练习发展位移速度和肌肉力量”。所以,教师在选用田径跑类运动项目时,需清楚目标要求,设计高效达成这一目标要求的教学过程。

如,《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水平三体能目标要求之一为“了解并运用发展心肺耐力的基础知识和多种练习方法”,教师在设计水平三(五年级)《50m×8往返跑》时,应围绕此要求拓展内容,可设计为教师除了教授50m×8往返跑的绕标志杆的方法(脚步动作、侧身探肩)和途中跑中呼吸调整的方法等外,更要以“发展心肺耐力”为目标。

2.分析教材内容,突出学习难点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在进行教材分析时,要重视教材的知识逻辑结构,根据学生经验基础,确定课时教学的难点。根据难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给学生有更具体的体验和认识。

例如:水平二四年级田径教材《站立式起跑》的教学设计,站立式起跑属于田径运动中短跑的起跑姿势,其发展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从而产生更快的位移速度。学生比较容易认识站立式起跑的作用,其准备动作要领也比较简单。而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是学生比较难体验和认识的,这个就可以作为本节课的难点。所以,教学设计时紧扣这一学生学习需要的难点,如在起跑线前1.5米~2米的位置设置一定高度的小红旗,听到发令后看谁先能拿到小红旗。

3.分析学习经验,巧设学习问题

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备一定的跑的经验,但是教师在教学前仍要对学生目前的情况深入分析,找到其存在的不足、学习兴趣、是否有学习障碍等,努力设计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田径教材中跑类内容。充分利用其经验,鼓励学生在体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创设能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学习氛围。

如,教师在进行水平三(五年级)田径教材《弯道跑》的教学设计,依据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最快跑速,在相同的弯道的快速跑动中的“离心力”体验是不同。为了让每名学生体验的弯道跑的“离心力”,教师设计不同半径的弧形,学生在不同半径的弧形中多次快速跑动,以体验“要被甩出去”的离心力感觉。这个“被甩出去的感觉”不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的,而是教师研究经验后合理设计的真实问题。

4.巧设教学方法,提升学习效率。

根据教学内容、学习目标、学生情况等,教师合理选择有利于体育学习效率的教与学方法。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情境,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学习习惯。创设在体验中发现、在探索中获得、在交流中提升等活动过程,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挑战,激发其的学习欲望。

如:水平五高一年级《田径:跨栏跑》教学设计,教师根据高中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也具备一定的运动素质,所以设计“任务式学习法”,“任务一:摆动腿技术学习;任务二:起跨腿技术学习;任务三:完整过栏技术学习”。小组学生通过平板视频、文字、图片的自主学习,由小组长带领自主练习,期间教师根据小组或者学生个人学习情况,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每完成一次任务,小组学生进行依次展示活动,已检查完成任务情况。学生逐步完成三个任务,即掌握跨栏跑技术,直至最后的比赛运用。

5.创设多样活动,探究解决策略。

体育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自身进行探索、发现和建构的过程,所以创设适合的、多样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在身体活动中不断探究解决问题。

如,水平四(七年级)《快速跑:50m跑》教学中,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短距离快速跑的能力,但其能力又存在客观的差异性。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该认识到到这个差异性,为了能调动每名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可以设计诸如让距跑(让头或让尾)抓尾巴游戏、能力混合分组比赛(也可设计让距跑的游戏或比赛)等多样的活动,尽可能让每名学生都能在游戏或比赛中体验成功感。

6.强化运用,提高运动技能。

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课堂中,教师应创设多样的游戏、比赛情境,学生在游戏比赛中不断适应环境、不断巩固技术和不断提高技能。所以,教师的设计游戏比赛,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也要紧扣学习要求目的。

如:水平四八年级“快速跑:起跑与起跑后的加速跑”课堂,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教师设计了30米的快速跑小组比赛,在2米的位置安排一位裁判,主要判断谁的起跑速度快(快者得加2分),在终点处安排一位裁判,主要判断冲刺顺序(依快慢得6~1分),最后把小组总分加起来(分数高者小组胜)。

 

   

[1]程红兵.处理教师、学生、教材的三种方法[J].今日教育.2017(3):3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22年4月

[3]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年5月

[4]凌明霞.《学习需要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22-06-01


分享到:

新闻总数:3139 今日访问量:31633 本月访问量:1415166 总访问量: 56518003

主办单位: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 地址:燕湖路1号 - 邮编:210012 - 联系电话:87215175

技术维护: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备案号:苏ICP备170251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