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教育资源>小学>科学>教育科研>阅览文章

感谢 感恩 发展

时间:2020/1/7 9:19:16 来源:姜翩字体显示:大 中 小阅读:9427 次

溧阳市上兴中心小学 姜翩

2019年,我上岗四年来第一次参加评优课,虽然名次不佳,但收获满满。

首先我特别感谢我们上兴中心小学的王校,虽然他是我数学学科的师傅,但是特别重视我和顾老师的这次评优课。我的评优课前的每次试上,他都不缺席。虽然不是科学教师,但是他在教态、语言、各种课堂细节特别是与学生的互动方面,给了我很宝贵的指导。

我还特别感激我们的教研员史校长,即使是我们这种偏远地区农村学校的科学老师,史校也从来没有把我们抛诸脑后,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成长,给予了我们很多机会,也在百忙中不断鞭策着我们。

下面我再来谈谈我上课和听课的感受。

这节课我彻头彻尾地改过几次,也试上过几次,融入了我的很多想法。但是不管一节课怎么设计,整节课都不能脱离课本及课标的指导,都不能脱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课标是教学教育路上的指明灯,作为年经教师,我们应该认真研究课标,研究教材以及编排意图,这样才能使我们在教学上思路清晰,贴近学生的需求。在第一次的试上中,我设计了探究长绳测量的方式,学生能想到分段测量的方法,为了增加难度,我准备的长绳有十米左右,却只给了一把量程为20厘米的直尺。显然学生对这次测量活动很感兴趣,也能积极投入,但是绳子的长度超出了三年级小朋友的能力,十多分钟过去了,一组都没有测量结束。这次经验不仅告诉我,教育一定要从学生的能力出发,同时也说明我们在参加比赛或者公开课前,一定要充分准备,一定要多试上几次,以免出现这种情况。那放在平时的课堂中,我们不能偷懒,要多实践,多尝试,多记录,当我们为孩子们做更多的时候,我们也会得到回馈,也就能在一次次的碰壁中去更多地了解儿童的需求并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在研究教材解析时,最后说明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特殊的测量方式,比如测量硬币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我想我是有些死脑筋的,测量硬币的厚度可能对我的教学设计起不到什么积极作用,毕竟这对三年级的小朋友而言没有生活导向。我就执着地去想其他方面的,并且十分固执地想要设计成通过游戏的方式促成课堂活动的开展。于是我就想到了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罐子和盖子之间的关系,工厂在给罐子做盖子的时候需要精确测量出罐子口径的尺寸,这样的情景学生很容易接受,再通过游戏,将所有的盖子放在暗盒里,盒子上只标注出盖子的直径,学生通过特殊的方式测量出罐口的直径来确定盖子的直径并找出相应的盖子在哪个暗盒里。这个游戏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但由于我最后的组织不到位,仍然出现了秩序较乱的情况。

再回顾我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我觉得最大的不足就是缺少科学探究的环节,也就不能达成学生思维训练的目的。实验不等于探究,如何将实验设计成探究的方式是难点,也是重点。还是那句话,功在平时,一定要注重平时教学的实践和反思的积累。同时我也比较遗憾,没有能够听到其他老师上的这节课。

对于我自身而言,也有值得自我肯定的地方。在上午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我一度紧张到拉肚子,由此可以看出我的自身素质确实比较差。我怕各种环节的遗漏和出错,我中午提前于上课两小时就到外国语小学科学实验室进行紧张的准备。我以为会像往常一样上课过了前五分钟也就平静下来,又或者需要更久,直到我见到学生开始,直到我听到这个班的孩子没有来过科学实验室而是由兼职科学老师上课开始,我居然就由紧张的心情瞬间过渡到安顿学生中去,然后就是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这个时候的我已经忘记了紧张,而是很自然地进入了角色。

我的课上完了,第二天我就定定心心地听了半天五年级的课。抽到题目时我就很庆幸我和顾老师是两节不同的课,这样的学习经验对于我和顾老师而言异常珍贵。《神经》是一节典型的生物课,如果像以前我们学生物时那样老师讲学生记,那么这节课将乏味至极。大多数老师拿到这节课时都会犯难,需要做很多工作来确定这节课该如何上,也是在和顾老师一起学习的过程中,我懂得了这样的课必须转化学习方式,将学生的体验贯穿在整节课的学习当中,将抽象的知识设计成学生自主体验的方式来探究神经的奥秘,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在上午的三节《神经》课中,吴国华吴老师的课让我印象很深,特别是他在讲到并不是所有的动作都要受到大脑的控制这个环节时,给学生提供了他自己在菜场上拍摄到的斩断头后的青蛙仍然在动的视频。由此可以看出,吴老师热爱生活,在生活中是个很细致的人,同时也是为热爱科学教育的好老师,不放过生活中的任何资源,这样在教育教学中就能用得上,他的这种科学学习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观念深入人心。当然,吴老师还注重了对学生关爱幼小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教育,这些作用都是潜移默化的,一定会让学生受益颇多。

随着近两年来科学学科的研讨活动增多,我更加感受到了科学教育的重要意义,也更加热爱科学教育事业。虽然作为年轻教师,手头上的事情会多一些,也有很多的无可奈何,但任重道远,信念仍在,我将继续砥砺前行!

 

 


分享到:

新闻总数:3137 今日访问量:42935 本月访问量:1296994 总访问量: 56399831

主办单位: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 地址:燕湖路1号 - 邮编:210012 - 联系电话:87215175

技术维护: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备案号:苏ICP备170251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