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教育资源>小学>语文>教育科研>阅览文章

教学意义观照下的文本解读

时间:2019/6/10 10:31:57 来源:杨春芳字体显示:大 中 小阅读:10582 次

教学意义观照下的文本解读

溧阳市泓口小学    冯贤

语文教学两件事,一件事就是解读文本,第二是把解读转化为教学处理。其实语文教学的差异就在于解读的差异,同一篇课文不同的人上,有的课堂就是大家了无生趣,都是在大家共知的层面上徘徊,有的课上就让学生非常专注清新,课堂上给了他很多进入新领域的感受,那这个差异就是解读教材的差异,只要解读的能力比较强,你的课,你的讲台就应能站得住,站得稳的!

解读文本的两件事:文学感悟:首先我们要关注语感,关注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关注情感,去动心动情地与人物进行交流,产生情感相通,第三,捕捉文本,去揣摩文字背后的意蕴,去欣赏这种文学表达之美,今天的两节不一样的课堂,就是这样做的。

每位语文老师都面对着解读文本之问:学生面对语文书,他有我看懂一些的快乐,但是他觉得这是语文书,要在课堂中来学,他相信我一定还有我读不出的东西,所以,学生是带着期待来学习,我们能抓住他才能成功,所以解读之问就是要时时问自己,我能看出学生读不出的东西吗?如果我们带给学生的都是他们看得出的东西,那就是把时间耗进去了,学生很难有满足阅读期待的快乐。

怎么解读文本?今天就讲四个点:从文本的情感角度解读,从文本的价值角度解读,从文本张力来解读,从文本的思想角度解读。

一、从文本的情感角度解读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作者“情动而辞发”,可见文本情感它无处不在,蕴含在字里行间。读者“披文以入情”,所以,阅读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智慧的获取,更是情感和意志的交流。对于情感丰富的文章我们该怎样去解读呢?

今天观摩的《黄河的主人》这篇课文,有一条十分清晰的感情变化线,从一开始的看到黄河滚滚气势的“胆战心惊”,到看到羊皮筏子之后的“提心吊胆”,一直到最后对艄公的敬仰和赞颂,文本从作者的视角反衬出艄公的形象。在今天的教学中,两位老师都关注到这条感情变化线,沙老师更是紧紧围绕着这一点,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老师设问:“是什么让作者胆战心惊?他又为什么提心吊胆?羊皮筏子上的乘客为什么会谈笑风生?艄公凭什么克服了困难?”这些追问思辨,学生对艄公肃然起敬,同时领悟到只要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争当“生活主人”“学习主人”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增强,如此教学,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高,这样的教学是有德性的,具有生命关怀意义的。

二、从文本的价值角度去解读:主要体现在“厚度” “高度” “广度”三方面

教学《螳螂捕蝉》这篇课文,如何从教学的目标价值角度来解读文本呢?“春秋无义战”,如果我们将课堂教学置于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历史价值就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春秋几百年历史上,发生的无数战争无非都是掠夺、称霸,倒霉的是老百姓。文中的吴王发起的攻楚之战是非正义的,违背人民意愿的,所以遭到大多数人反对,更何况吴国周边强敌环视,其他诸侯国虎视眈眈,这是任何一个明智的人都能看到的,但利令智昏的吴王,却陷入当局者迷的怪圈中无法洞察。文中的少年为国为己,连续三个早晨去等吴王,像“捕蝉”一样捕捉机会向吴王劝谏,其智谋、勇气、耐心,都是非常让人钦佩的。我想这也是文章的核心价值所在,

如果我们基于这样的厚度、高度去解读文本,学生的学习所得就不同了。

第三体现在“广度”上。吴王在听了少年的话后,悟到什么呢?就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君王做事,不能光顾着眼前的利益,要注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要瞻前顾后,这是我们在教学中一般的观点。曾看到一位老师她是这样展开的:吴王作为一国之君,是不是会由此联想到其它,如国家周边环境安全,与诸侯国的联盟,国家内部的稳定,国家的长远国策,还借古代的故事,添加“当代元素”,让学生关注起当下的国计民生,关心一下现在的国家。如此解读,教学的广度发生拓展,课堂充盈着无限的张力。

三、从文本张力来解读

苏教版第九册有首古诗叫《寻隐者不遇》,我在教学的时候,让学生读一读,理解理解,背一背,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教完之后,我总觉得诗歌的内涵和韵味没有体会出来,像一杯白开水,无色无味,但我又想这首诗之所以在诗歌史上有一席之地,经久不衰,自有它存在的理由。一次,网上观看到了这节课教学视频,这位老师在这首小诗中多走了几个回合,就越走越感觉有味。(换)

首先,我们来看,诗人所寻访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诗中虽然没有明讲,但但是,,我们可以从片言只语中进行推测。第一,隐者结庐而幽居,洁身自好,他可能是一位学者,可能是一位仕途失意的人,可能是一位求道得仙之人等等。第二,我们看隐者结庐的地点,是松下。松是高洁的象征,是风骨代名词。第三,我们看隐者以采药治病为生。古代采药无非是两种作用,其一是炼丹以求长生不老,一种就是治病救人,但无论是什么样的目的,隐者犹如那山中的白云,难遇难求,令诗人追慕,是以照访。

其次,作者寻访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又怎样?访友?求学?也可能是仕途失意,以求心灵的解脱。这些我们无从得知,但这位诗人的心情是急切的,我们可以从一连问童子三个问题可以看出。想象一下,诗人怀着急切想见隐者的愿望,千里迢迢赶来,可是希望落空了,”失落、迷茫油然而生。此时,落寞之人是原路返回,还是继续等待,抑或索性也成为一位隐者,去参悟人生,都未可知。我想这正是这首小诗的魅力所在吧!所以,我们在解读这首诗歌时,关注到这些,就看出了学生读不出的东西。也许,在学生以后的生命长河里,也会有这样类似境遇,学生会不会多一些有关于生命、人生的感悟呢?

四、从文本的思想角度解读。

德国美学家尧斯说:“如果一部文本用一览无余的方式组织其要素,我们作为读者就只好厌倦或者拒绝这本书,或者怨恨想将我们完全置于被动的企图。”入选语文教材中的文本除了文质兼美外,一般均有富有吸引力的召唤结构和对话意图,能唤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文本思想也蕴含在字里行间,充分解读好文本,深入文本,语文课才可能深入学生心灵世界,学生个性化的成长才能变成现实。下面,以苏教版第六册的《鹬蚌相争》来说明。

《鹬蚌相争》是一则寓言故事,比喻双方不和, 互相争斗,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寓言故事虽然很短,却一波三折,从蚌意定神闲的晒太阳,到鹬和蚌你死我活的争斗,以至后来意想不到的结局,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如何让学生深入体会到其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呢?我们就以“傻”为主线解读文本,体会文本的寓意。

首先,看书上的一段话:“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嘴,便威胁蚌说……”鹬的嘴被蚌夹住了,这是相当危险的,如果长时间下去,肯定会饿死。所以,鹬用尽力,去拔嘴,但是,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在这样的情况下,蚌凭借一己之力,已经很难拔出嘴来,怎么办呢?从理性的角度来看,第一是寻求外援,学会合作,请人帮忙;第二是放下架子,同蚌沟通商量,学会退让。这样事情也许有挽回的余地,但是,鹬万不该采取用威胁的办法去解决问题。从蚌的角度去想一想,我好好地晒太阳,你来害我,现在被我夹住了,死到临头,还要威胁我,谁会买账?所以,鹬很傻,不会合作,不会沟通,一味地诉之于恫吓和武力。在教学中,让学生想想,鹬傻在什么地方?如果是你是鹬会这样去做?学生能从事件中感悟出某些人生哲理。

其次,我们看“河蚌毫不示弱,得意洋洋地说:‘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从“你也会饿死在河滩上”中我们发现河蚌也知道自己的处境,明白相互争斗下去结果是鱼死网破,同归于尽。但是,他还是得意洋洋,可见真是傻到家了。他傻就傻在一味地争强好胜,不会保护自己,不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让学生反复读这段话,学生不难明白蚌傻在何处,明白如何面对危机,化解危机。

再次,我们可以从事件的结果来看,鹬和蚌相持了很长时间,当双方筋疲力尽的时候,渔夫出现了,事情发生了戏剧性地变化,争强好胜的鹬和蚌一无所获,而袖手旁观的渔夫却满载而归,这难道不值得深思吗?从鹬和蚌方面讲,固然愚蠢,他们不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从渔夫而言,抓住机会,果断出手,就能事半功倍。教学时,如果我们将认识建立在这样的文本解读上,从文章的内容入手,学生的理解自然深刻了,文本的学习和思想的感悟就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而不仅限于单一的模式化理解。

 


分享到:

新闻总数:3137 今日访问量:42633 本月访问量:1296692 总访问量: 56399529

主办单位: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 地址:燕湖路1号 - 邮编:210012 - 联系电话:87215175

技术维护: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备案号:苏ICP备170251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