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教育资源>小学>科学>教育科研>阅览文章

《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及反思

时间:2019/1/14 11:03:17 来源:史振华字体显示:大 中 小阅读:12533 次

《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及反思

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 黄智磊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心脏的形态和功能,会利用模型来研究心脏的功能。

2.认识血液循环器官和功能。

3.掌握测量脉搏的正确方法,并能测量自己每分钟的脉搏数。

4.了解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心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二、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心脏的位置、大小、形状及功能。

教学难点:知道心脏与血液循环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听诊器、小皮球、自制教具、秒表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1.(播放心脏跳动的声音)这是什么声音,你知道吗?(心跳的声音)

2.同学们,把手放在胸口,你能感受到心跳吗?

3.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对象就是“心脏”(出示板书“心脏”

(二)认识心脏

1你了解心脏吗?它的形状像什么?能说出它的大小与位置吗?

2.学生交流讨论,发表。

3.课件出示心脏的位置图并讲解:心脏位于左胸部,在胸骨的后面,肋骨的内侧。根据医学测试,自己的心脏一般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大。(出示板书“形状、位置、大小”)

4体验:用医用听诊器听听自己和同学的心跳声。

5.谁来说说看,听到自己真实心跳的感觉。

(三)模拟实验,认识心跳

1.我们都知道在人的一生中心脏在不停地跳动,你知道心脏是怎样跳动的吗?

2.模拟实验:用手握住皮球,有节奏地反复挤压与松开,连续做20次,或反复地把拳头握紧与松开,连续做20次,模拟心脏的跳动,体会手上的感觉。

3.模拟完成后,谈感受:你能告诉老师,一次心跳是怎样形成的吗?

4.播放心跳的动图,讲解: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四)合作探究,理解心跳和血液循环

1.提出问题:跳动的心脏是在干什么呢?

2.学生交流自己的猜想。

3.模拟实验(通过GIF动图展示自制教具使用方法):学生使用自制教具模拟心脏跳动时血液在血管流动的现象。

4.谈感受:哪位同学说说看,心脏跳动时血液流动有什么现象?

5.展示课件展示人体血管分布的图片为了帮助学生联想到血液循环,设计具体情境:(出示学生在医院输液的场景)小明不小心被铁片划伤了腿,去医院里护士给他打了一针破伤风疫苗,药物通过针头进入身体的什么部位?然后又到哪里去了?药物在去到腿部伤口的过程中心脏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呢?

6.学生分组讨论,记录讨论结果,选代表发言。

7.播放血液循环视频。(板书“血液循环”)。请学生代表谈对视频内容的理解,同时小结心脏就像一个“泵”一样,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环流动。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血液相当于“运输兵”,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肺吸进的氧气、小肠吸收的养料带给身体各部分,同时把身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走,交给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板书展示:“心脏”“泵”“血管”“运输兵”“氧气和养料”“二氧化碳和废物”)

8.演示自制教具2: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心脏驱动着血液在血管中循环流动着,请大家观察老师手上这个模拟血管与心脏连通循环的教具(老师演示,时间允许下再请一个同学演示),谈发现和体会。

9.小结:在血液循环中,血管也具有一定弹性在血流经过时也收缩和舒张,给血液持续的动力,样才能长距离的驱动血液回心脏,当然,动、静脉的弹性大小不一样,我们身体内大动脉的弹性较大,有些甚至能在我们体表摸到

(五)再次认识心跳与脉搏

1.同学们,请你们在自己身上找一找,哪些地方能摸到动脉的跳动

2.介绍桡动脉、颈动脉、太阳穴处可以摸到动脉跳动。

3.心脏跳动和动脉跳动有什么联系呢?

4.你能设计简单的测试方案验证猜想吗?

小组两两间测1分钟心跳和脉搏次数,并把结果记录在活动记录上。(由老师统一计时)

5.记录结果进行对比,谈发现

6.提问,为什么运动时呼吸和心跳会同时加快?

7.讨论,发表见解。

8.总结,运动时为了给身体提供足够的养料,心脏在加速跳动。同时也加快血液循环。

(六) 讨论交流,保护心脏

1.心脏如此重要,我们该如何保护心脏呢?

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提供视频介绍:体育锻炼与心脏

五、教学反思

    对于这节课体验心脏跳动时血流现象的实验,我在做教学设计时“不知天高地厚”地想要创新实验器材。我想用一根软管连通塑料瓶模拟心脏和血管,让学生更清楚的看到“血液”在心脏中是如何被“泵”到血管中,又是怎样从血管回到心脏的。当我买好了输液器,找出热熔胶枪,收集了很多空瓶子后,马上做成第一个自制教具——用一根软管连通一个瓶子的上下,但在我挤压瓶身后,“血液”并不能循环起来。我找了很多原因,血管的位置、瓶子大小、瓶里的空气多少等等,最后改进了器材,用了两个瓶子用软管连通才算基本符合实验要求。看着第一个制作出来的失败器材,我认为一开始我的认识错误恰好可以成为很好的教学资源。所以,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学生观察失败教具的环节,我想让他们了解心脏和血管都要具备弹性才能持续的提供动力,自然的过渡到脉搏的学习环节中来。

   通过精心的教具准备和相关视频、课件的制作,这节课上下来整体比较流畅,也充分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究欲望,在GIF动图的实验指导下,他们也很好的完成了探究活动,交流时间也较充裕。本课的教学目标有效达成,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在第一部分组织学生认识心脏的位置、大小、形状时,可以借助更直观的模型,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心脏。

分享到:

新闻总数:3135 今日访问量:41410 本月访问量:962539 总访问量: 56065376

主办单位: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 地址:燕湖路1号 - 邮编:210012 - 联系电话:87215175

技术维护: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备案号:苏ICP备170251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