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教育资源>小学>语文>教学随笔>阅览文章

培育站学员读书交流——从《阿甘正传》看人生奋斗

时间:2018/12/24 15:47:57 来源:杨春芳字体显示:大 中 小阅读:10922 次

从《阿甘正传》看人生奋斗

溧阳市上黄中心小学  徐 俊

《阿甘正传》,通过对一个存在智力障碍者生活的描述反映了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对美国几十年来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作了展现。同名电影拍摄与1994年,并在1995年的第六十七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角逐中,一举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和最佳视觉效果等六项大奖,并成为美国当年最为卖座的电影之一。

有人笑说阿甘正传拍的是一部美国近代史。的确,故事让我们重温了美国在那一时期内发生的大大小小事件。线索交织在一起,奇妙的是一点也不突兀,反而水乳相融。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作为一部很好的励志题材的小说,它使我们懂得爱情、亲情、友情,难过、寂寞、痛苦,当然最重要的还有对待人生、生活、钱财的积极的态度。

也可以说,阿甘的奋斗历程,是美国人创业、成功的缩影。

(一)《阿甘正传》整体人生观念的概述

1.羽毛意象的分析

灰蓝色的天空中,一片羽毛随风飘舞,飘过了阿甘居住的城市,一会随风飘落了下来,一会又被风吹向了高空。经过在空中的兜兜转转,终于飘落在了故事的主人公的脚下。羽毛随风飘舞的状态,留给读者对羽毛产生的无尽的想象,也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或许作者想要展现的人生历程正是在伤痛中经历幸福,在离别后感受重逢,在堕落中体验成长,在缺憾里寻求完美——如羽毛般起落不定。

阿甘,他会为自己心爱的人写上几百封几千封永远也寄不出去的信;他会冒着枪林弹雨去救自己的朋友,他会为了朋友的遗愿而去尝试一件他从来未做过的事——捕虾;他更会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动自己曾经的上司——一个在越战中被炸去双腿的自暴自弃的退伍军人,使他重获新生。他在用心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回顾阿甘一生的奋斗历程,他似乎从没有很高的追求,他只求把他做的事情做好,做任何事都认真,从不分心。他不是在刻意在追求一条路线,寻找一种方向,他用自己的脚步走出了自己的路,成功有时就是这么简单。阿甘的智力在我们正常人看来有些残障,但正是因为他的执著,他达到了一个又一个高点。从阿甘身上,可以看到朴实、善良、勤劳、勇敢的精神,每当想起他,我们都想到他的执著和他奔跑的身影。他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鞭策着我们,向自己挑战,和自己赛跑。或许作进想要展现的人生历程正是在伤痛中经历幸福,在离别后感受重逢,在堕落中体验成长,在缺憾里寻求完美——如羽毛般起落不定。

很多时候我们就象阿甘一样找不到做一件事的理由,很多时候我们都远不及阿甘,那些不知为何而做的事情总是非常轻易地半途而废了。人的一生往往就是这样,就象那片随风飘浮的白色羽毛,鲜有规律可寻。大多数时候,我们也许都在随波逐流,这种飘浮没有具体的方向,平淡到令人厌倦。可是,一个腾挪一个转身,总还是可以由自己控制的,你只须尽力将它做得完满,不要计较你究竟得到了多少,那么,你就可以越飞越高,你会发现,越往高处的地方,越接近天堂——我想,这也正是透过主人公的人生历程想告诉我们的。

2.透过经典语句看阿甘的人生观

阿甘有很多自己的理论,他坐路边的长椅上和不相识的路上讲述他的传奇,他在每一个理论前面加上三个字:妈妈说。

妈妈说,人生就象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尝到什么味道。

妈妈说,你必须明白,你和你身边的人一样,你和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没有。

妈妈说,我只是告诉自己,当我做一件事的时候,我就要尽力去做好它,比如我这辈子做了你的妈妈,这是我无法选择的事,上帝把你给了我,我的孩子,我就必须尽力做好你的母亲,我做到了。

……

这些,也成为了文中的经典语句。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个吃到的是什么味道——这句话是每一个喜欢《阿甘正传》的人都能背出的一句话。其实在这简单的话语中蕴含着每个人都了解但是却很难做到的人生态度。故事也不断的在向读者讲述不同的人生来证明这句话。

丹中士在认识阿甘之前坚信自己会和祖辈一样战死沙场,用生命捍卫荣誉;布巴坚信自己会成为虾船船长,可他们都没有想到未来的命运带给他们的“下一块巧克力”是这样的滋味——丹中士没有死在战场,但却失去了双腿,他被耻辱感折磨着,活的比死更痛苦,可他更没想到的是自己多年之后会被一个“傻子”“拯救”,获得焕然一新的生命;布巴的牺牲使他没有当上船长,可他的捕虾之梦却被阿甘实现,谁会想到那场暴风雨毁了所有的虾船,可更不可思议的是阿甘的船奇迹般的幸存了下来,顺利成章地独揽了捕虾业。

或者是由于“智力”的限制,阿甘从不去考虑下一块巧克力是甜是酸,只是从容地去接受。他没有强求过什么、没有奢望过什么,只是用自己的憨厚和纯真来触碰这个世界,让人们在他的身上得到一种特殊的教诲。人也许就是这么具有讽刺性,这样完美的人恰恰是个“傻子”,而正常人往往有太多的追求,太多的舍不得,太多的瞻前顾后,他们常常忘记了,没有人能预计到自己的“下一块巧克力”会是什么味道。

人生奋斗的过程中就是充满了这么多的想不到,不确定,而对待这些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是酸甜滋味、还是苦辣的滋味,我们都要学会从容、乐观、积极地去面对。也许命运之神暂时没有把幸运之手放在你的身上,但谁知道以后会怎样,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行走在奋斗路上的我们都拥有自己的一盒巧克力,其中滋味只有自己尝了才知道。

(二)透过阿甘的人生经历看个人奋斗

1.从“艰难入学”到“事业巅峰”。

正如文章开头对羽毛意象的分析所述,成功并不会因你的处心积虑而更接近终点,却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给你的努力以一个最恰当的褒赏。

主人公阿甘于二战结束后不久出生在美国南方阿拉巴马州一个闭塞的小镇,是常人眼中的弱智和白痴,而上帝也并没有遗弃阿甘,他不仅赐予阿甘一双疾步如飞的“飞毛腿”,还赐给了他一个单纯正直、不存半点邪念的头脑,使他先后成为大学美式足球明星、越战英雄、世界级乒乓球运动员,既获得肯尼迪总统的接见,约翰逊总统的授勋……到最后成为令世人艳羡的亿万富翁。

不可否认,阿甘的成功存在很大的戏剧性、偶然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阿甘除却智力上于常人的差异外,他几乎具备了品质上的所有优点:忠诚、诚实、善良、守信、专注……而这些,或许常被走在奋斗途中,渴望名利成功的现代人所忽视。

他忠诚,所以在越战中他独自脱离了危险的时候,他仍然跑回丛林中去找他的战友;他守信,他答应了战友要共买一艘捕虾船,战友死了,他却依然守着诺言,在旁人不可思议的眼神中为他实现了遗愿,也为自己赢得了巨大的财富。他执着,所以他会在珍妮离开后一跑三年,穿越了整个美国,一直不停,他用跑步丈量人生,不需要以和平自由或任何冠冕堂皇的东西为理由。他友善,在他救回中尉的性命后,用友善唤回他对生命的信心,使他发现,即使没有双腿,人生依然可以充满生机……正因为这些可贵的东西,所以阿甘不仅成功,而且能始终保持自己内心的平和充盈——这种状态、这种收获应该是现今每个为梦想奋斗着的人所渴望的。

2.关于奔跑意象的分析

跑,是阿甘最擅长的。

儿时他不断逃跑躲避其他同学的戏弄,又因为惊人的速度而被大学破格录取并成了橄榄球巨星,受到肯尼迪总统的接见。参加越战时因为背负战友躲过炮火的袭击而成为了英雄。最后还是因为横穿美国的跑步壮举使他再一次成为了名人……阿甘奔跑着的一生,穿越了美国五十到八十年代的整个历史。几乎美国现代史上所有的大事都跟阿甘搭上了边。肯尼迪遇刺、水门事件、越南战争、虐待老兵及反战游行、反种族歧视、“垮掉的一代”、中美乒乓外交等等,一连串大事眼花缭乱般地出现,吸引了我们这些旁人的眼球,真正经事的阿甘却感受不到它们的重量。他的内心很简单,只是打乒乓球、奔跑,只是关心母亲、爱人、朋友。其实也正是因为如此,阿甘的心里少了些现代人几乎人人必备的、大而空的、 “坚不可摧”的自作聪明。最具有幽默讽刺以为的是,当阿甘准备放弃跑步时,那群身后追随的人竟不知所措:“他不跑了,我们怎么办?”他们找不到人生的答案,盲目的尾随着前面的人。这是美国当时的一种社会现实,人们对现实失望,找不到生活的动力和意义,只好将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

奋斗的历程就是一场终有尽头的奔跑。

有时候你不停的跑,不断的跑,没有休息,却改变了其它人的生活。可是我们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跑,跑向哪里,哪里是终点,又哪里是尽头。这个时候沮丧与低落的情绪往往侵占了我们的心灵。而阿甘总能乐观的看待一切,虽然他的行为往往是偶然、下意识的反应,目标也不很明确,但却一直把握着自己。他的粗话成了广告语,擦脸留在文化衫上的污迹竟成了畅销图案。故事用这种偶然既推翻了人们根深蒂固的因果观念,又制造了意外的喜剧效果。

把握自己,永远保持奔跑的状态,跑就是希望——我想这也是奔跑这个意象带给我们的启示。

(三)结合具体社会背景看《阿甘正传》对个人奋斗的阐释

《阿甘正传》是幽默诙谐的,有时候会让你忍俊不禁;《阿甘正传》也是严肃的,这种严肃贯穿整部小说,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描述,不管是正面的还是侧面的,都是严肃的表现,虽然表达的方式没有一本正经而是稍微显得有些滑稽荒唐;虽然没有很全面仔细的概述而是点到便过,但是却足以让我们在这几瞥之中看到当时的政治环境,也可以很好的理解影片中各种人物的行为方式了。

几个政治事件用一个个片断演绎出来,然后像幻灯片似的放映,短暂而关键。总统被刺,总统辞职,禁止黑人入学,越南战争,反战游行......一个个片断让我们不断回忆美国战后几十年的历史。

战后美国人民精神生活极度混乱,受困于战后的心灵创伤,加之当时杜鲁门主义和麦卡锡主义的盛行,打压国内进步力量,国际上冷战,恐怖主义开始出现,人们终日惶惶不安,有些人消沉颓废粉饰太平有些人看不惯世道的虚伪荒唐奋起反抗和政府对着干,一切极端的生活方式都涌现出来,酗酒群居吸毒滥交等成为一种现象,这些人也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和理想,上进心全无,史学家将这些战后出生的一代称为50年代垮掉的一代,也有叫迷茫的一代的,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描述的就是这群人的生活状态,那个戴着鸭舌帽整天穿着黑色风衣混迹在各地的小青年霍尔敦就是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但是霍尔敦比之另一些垮掉的一代已经算是上进有理想了,起码他还有个梦想他还想着要做麦田里的守望者,保护注视着天真可爱的小孩子们,起码他还不至于吸毒群居滥交,起码他还有一些羞愧之心,而另一些人,没有,没有理想,连什么是道德也不清楚了。阿甘里没有正面描述这群人,但是很多片断都隐喻着对这种人群的描写和讽刺。

反叛和与众不同的猫王的风靡;整日无所事事骑着或开着破车以欺负弱势的阿甘为乐趣的一群小屁孩;珍妮全裸抱着吉他在夜总会卖唱民族歌曲时遭到台下听众调戏;英国著名摇滚乐队披头士成员约翰·列侬死于青年歌迷的枪下;珍妮离开夜总会后四处漂泊终日沉浸于吸毒酗酒,结交不同的男友发出各种对抗社会的声音;一群失去了目标和理想的人傻傻的跟着阿甘天南海北的跑,到阿甘说自己要回家休息时一脸迷茫......

阿甘的智商尽管并不高,但他的身上却具有这个社会已经远离许久的诚实、守信、勇敢、真诚等美德。开始,我们或许会被阿甘的木讷所逗乐,在他面前,我们充满着优越感,但在故事结尾,我们却不得不被他的真诚所感动,我们突然发现阿甘的经历正是代表了我们每个人的纯真年代,而我们的身上却已经覆压着太多的偏见与虚荣。

故事里的阿甘简直就是典型的美国人,他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对人只懂付出不求回报,也从不介意别人拒绝,他只是豁达、坦荡地面对生活。他的成长过程又正好是我们所经历的,他使我们在笑与泪中一点点看清自己的前路。他把自己仅有的智慧、信念、勇气集中在一点,他什么都不顾,只知道凭着直觉在人生的路上不停地跑,并以这个奔跑着的形象,为当时的迷茫着、奋斗着的美国人带来了一些温暖与希望,也对“个人奋斗”做了最好的阐释。


分享到:

新闻总数:3150 今日访问量:6321 本月访问量:740104 总访问量: 57296278

主办单位: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 地址:燕湖路1号 - 邮编:210012 - 联系电话:87215175

技术维护: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备案号:苏ICP备170251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