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教育资源>小学>综合实践>阅览文章

还文本一个多彩的世界

时间:2018/9/30 15:16:09 来源:史振华字体显示:大 中 小阅读:10682 次

还文本一个多彩的世界

主讲人:溧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彭莉 时间:2018.09.30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给大家讲个我课堂上的案例吧。在前不久的一节国学课上,一句“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引发了同学们这样的言论:我觉得小史把小迪骂我的事情告诉我,小史就是我的朋友。除此之外,他再也想不起小史可以称之为朋友的其他事例了。

这种有关“朋友”的言论我想大家都不敢苟同,六年级孩子的道德认知处于这样的水平也让人唏嘘。

想起美国搞的一项研究结论:中小学开设品德教育课对儿童的道德行为没有影响,直接的道德教学并不能培养出道德品质或道德良心之类的东西。这样的结论值得我们每一位道法老师反思,我们的道法课带给学生的是什么?是不是真如美国人的结论所言,毫无影响呢?

我们很难回避这样一种现实:我们不是专职的道法老师,我们会理所当然地“就这么上道法课”,我们在不转变思想,不学习理论,不研究文本的前提下,贸然进入课堂,传授着一种叫“道德”的文化知识。我们常把学生的道德发展等同于道德知识的教授,照本宣读、我讲你听,是我们在道法课上一贯的做法。也许我们会说教材就是“教本”“学本”,直接这么讲讲就行了。

然而,统编教材来了。这部教材的编写直接指向儿童的活动与生活,需要他们亲自去观察、去探索、去实践。如果我们想继续当课程的“传声筒”,必将“劳”而无获,也会让更多的孩子像案例中的孩子一样继续无知下去。

合格的道法老师,应该本着一颗让学生真正获得道德成长的心,去认认真真地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适切的点,充分开发它的价值。

怎样解读文本,首先我们要厘清两个问题:文本传递的价值是什么?怎么传递文本中的价值?

一、文体传递的价值是什么?

1. “割裂分开”到“螺旋向上”

首先,我们必须站在一个高度看教材。不仅看本册教材,还要纵观整套教材。以低段《道德与法治》为例,教材以一年级新生上学为起点,上册的《我是小学生啦》主要讲我的身份转换,学会适应新的生活;下册的《我的好习惯》,从身份转换到对自我的关注,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不一样的;二年级上册《我们在公共场所》,奠定了学生的公共意识,培养公德心;二年级下册《让我试试看》,是挑战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创造性地生活。作为教师,要对每一册的教育主题通透理解,为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注意不同册次有不同侧重点,把握住不同的目标,真正实现学生价值观体系的完善。

2.由“多元整合”到“个性处理”

其次,我们必须合理地处理教材。教材无法完全适应每个地区、学校、班级、学生的具体生活。我们要智慧地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优化处理,精选内容。对于学生生活中不常见、不曾见的现象,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老师要加强引导,让学生获得多元认知。另外,也要利用文本留白,引导学生填补自己的生活经验。从大局意识出发,引领学生多元认识,从个性角度,利用文本留白引导学生填补自己的生活经验。只有适切的,才是最有价值的。如一年级第四单元《不一样的冬天》,由于南北差异,各地的冬天带着自己独有的印迹,让学生对祖国冬天有个泛化的了解,也要让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去谈对冬天的认识,这是个性化的处理。

3.由“道德生活”到“法治社会”

课程以《道德与法治》命名,有大局意识,我们对文本的解读要清淅地认识到这一点。道德与法治并不是毫无关系的,它们相辅相成。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基本遵行,培养他们良好的公民素质,也要将宪法意识、规则意识渗透其中。也许有老师会质疑,与儿童谈法,是不是早了点?如果从儿童的认知水平出发去合理渗透,一点不早。如《我们小点儿声》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了解了噪音,用自己的方式去解除噪音,或语言提示,或手势暗示,或设计图标,但不要回避学生的道德困惑,有些噪音非学生的能力范围所能解决,面对这样的噪音,又是怎样处理的呢?适时地出现有关禁止噪音的法令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恰到好处地满足学生的道德需求,解决疑惑。这样的渗透,是以案例为依托,进行正面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法治能让道德生活更美好。

因此,在解读教材时,老师要有意识地补充,渗透法治信息,初步培养法治观念,利用法来维护自身利益和社会和谐。

二、怎样传递文本的价值?

1. 勾连生活经验,“碎片印象”走向“主题情境”

教材只是个范例,更好地使用教材,还要让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让文本走向生活,将意识转为行为。面对教材,我们习惯于将教材中一个个栏目以先后顺序进行讲解,对于教材的重组,我们思考得并不多。这种简单的操作,还是以“本”为“本”,缺少人性化、个性化的处理,不以学生实际为本的教学,终究不能发挥文本应有的价值。

以《我们小点儿声》为例,我们来辨析两个教学设计。这是文本教材,如果不重组融合教材,我们一般是这样处理的:看图识噪音——争当调音师——儿歌诵读导行。从知道什么是噪音,到怎样减少噪音,最后通过儿歌诵读明理,形成公共场所应保持安静的意识。这样的安排看似体现了文本意图,完成了教学目标,但实则是在老师的牵引下被动地学习,它的局限性是非常明显的。首先它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每个板块的吸引力、挑战性不强,学生了解噪音,解除噪音行为都是在老师的干涉下完成的,自主参与的意识不强烈;其次,它限制了文本内容的张力,没有更多资源的注入,趣味性、知识性、拓展性不足,让学习止于文本;第三,它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看图分辨、诵读导行,实在不是创造性的活动,没有学生创造性行为的加入,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能。

那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文本的价值呢?我们推崇的是一种自主体验式教学。在这张程序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在教学资源的配合下,老师创造性地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情境活动,鼓励并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在活动中获得知情意行的发展。

第二个案例利用一个有价值的情境,组织一个学习共同体,通过体验一系列自主探究活动,引导他们轻松、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

一个有价值的情境——引出“恐龙园游学”的主题情境活动,在与恐龙相伴的过程中感受“噪音”之旅:你听到不合适的声音了吗?你制造这种不合适的声音了吗?在与噪音打交道的过程中,去认识它、感受它,并为减少噪音而付出行动。这个情境,不仅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沉浸在学习的氛围中,更能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明白道德问题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一个学习共同体——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选择游玩路线。一路上相遇多个关于“小点儿声”的小情景,在合作中尝试解决问题。不同的问题以采访、追问等不同形式呈现,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对所学的内容有直观的认识,独立的辨析,深入的内化,而且充分发挥群体动力作用,强化合作、重视共享。

一串自主探究活动——教学内容,不再以文本原有的形式出现,而是演变成有趣多样的体验活动,如听恐龙暴暴关于分贝的介绍,了解高分贝的危害;认识分贝和静音标志,找一找游学活动中哪些地方需要贴上静音标志;思考乘车过程中大家能排得又快又静,但车辆行驶过程中为何吵闹不止……多种资源的补充,能丰富学生的认知;多元化的体验方式,能让学生成为道德生活的实践者。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开放性、综合性、活动性很强的课程,也是对道法老师极具挑战力的课程。在丰富的情境中,让学生关注到自己的生活,反思了自己的生活,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这样的引导,能让学生积极地建构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道德的生活。

2.强化资源导入,从“浅层学习”转向“深度体验”

从思想、情感到行为的成长,需要不断地反复、强化、提升,我们还要充分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为学生开辟新的道德环境,让道德成长由浅入深、由我及他。我们是课程的开发者,我们要把学校日常德育活动纳入到道法课程中去,为课堂教学贮备丰富的生活基础。

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共分为四个内容:我爱家乡山和水、家乡物产养育我、可亲可爱家乡人、家乡新变化。教材的内容较为笼统,如何结合地方特色,让教材更具本土化色彩,需要巧妙地将教学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比如学校开展的校园文化节——“我是溧阳人”活动,为文本注入了新鲜血液。学生通过文化墙,了解了家乡的山水物产;通过收看舌尖上的中国,了解了家乡传统特色名菜;通过校园课本剧的编排,熟悉了家乡历史、名人典故……这些课程资源,让学生有了深入学习的基础。在《可亲可爱家乡人》的教学中,学生们与新华厨的叔叔一起制作了地道的家乡菜——扎肝,每一道工序的精心准备,让学生对家乡美食,对家乡人民有了更多的感触。当然,体验并没有结束,学生在与大厨的亲密接触——握手这个环节中,仔细触摸大厨的手掌,这种触摸带来的体验,甚至比品尝扎肝带来的幸福感更让人深有感触,仔细看、摸着这双手,让学生深深感受到家乡劳动人民的可亲可爱。深度体验,不应仅仅局限文本的内容,囿于文字与图片之中,把一些人、一些物请进来,让学生的目光看得更远,心路变得更广,让学生真正走出文本,走出课堂。

只有研读文本,文本才能变得有内涵,有情感,还文本一个多彩的世界,才能让学生更乐意亲近,更深入体验。热爱道法,用心对待道法,道法会给我们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分享到:

新闻总数:3137 今日访问量:35348 本月访问量:1199824 总访问量: 56302661

主办单位: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 地址:燕湖路1号 - 邮编:210012 - 联系电话:87215175

技术维护: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备案号:苏ICP备170251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