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教育资源>中学>地理>教育科研>阅览文章

高一地理期末测试分析

时间:2018/7/16 9:35:35 来源:贺丹君字体显示:大 中 小阅读:9698 次

高一地理期末测试分析

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期末测试,全卷满分100分。客观题40道,共计70分,主观题3道(其中,41、42题分A、B选做题),合计30分。

一、客观题

客观题分析所采用样本为江苏省溧阳中学高一(8)班,人数共53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25人。

1、各题均分统计

1.jpg

2、典型错因分析

单选2-3:由于自然地理模块为上学期教学内容,时间相隔较长,学生普遍反映对自然地理知识的遗忘比较严重。

单选17:约1∕5的学生错选D选项。反映学生没有理解题干关键词“载畜量”以及围绕“载畜量的提高措施”深入思考。“提高载畜量”,一般的理解应是增加单位面积草场所能放牧的牲畜的数量。“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目的主要在于解放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合理开垦土地”属于泛泛而谈,而且对当地的农业土地利用方式的判读存在明显偏差。综上所述,学生解题思路不清。

单选19:典型错选为A“工业集聚”。反映学生对地理基本概念“工业分散”的掌握存在较大偏差,理解不到位,导致混淆了“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单选20:承接上题,本题考查“工业分散的目的”。不少学生选择“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同样属于对“工业分散”这一人文地理现象的理解浮于表面,没有掌握其本质,仅仅是依据图像信息就题解题。

单选26:本题以“常州市轨道交通(地铁一号线)”为载体,考查“交通运输的影响(意义)”。从典型错选A可见,学生没有抓住本题背景材料中的细节,混淆了“城际交通”与“市域交通”。单从材料信息“串联起京沪高铁、奥体中心、市民广场......”即得出该地铁的建设“促进常州与上海的联系”是片面的。

判断34:本题聚焦基础知识,考查“国际人口迁移”的细节内容。近一半学生错答,究其原因在于基础不牢。

二、主观题

主观题分析样本为全市高一地理考生。以下分析分别来自各小题阅卷组。

41题:学生失分原因分析:①审题不清 ②语言表达不规范 ③错别字较多

如第①小题第一问题目要求是“填出自然带名称”,正确答案是“热带雨林带”,错误的答案主要有“热带雨林”和“热带雨林气候”;第二问很多学生将“炎热”写成“严热”;第③小题分析缺水的原因参考答案是“地壳上升导致该区域成为背风坡降水少”,但是学生的答案多为口语化描述,不能运用较规范的地理语言来表达,如“地面凸起”,“泥土堆积成山丘”“水蒸气”等等。

参考答案的变动:第①小题第三问题目要求是写成“A地区的植被破坏,将造成的环境问题有?”参考答案仅仅提供了“水土流失”,结合学生答题的实际情况,经过小组讨论,增加了两个参考答案“全球变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42题:总均分约6.9分,个体差异较大。

(1)钢铁企业沿河分布的原因,大多学生都能答到“水源”、“水运”(或交通便利)。错误思维是“便于排污”。少数学生审题不清,答非所问。(2)第一空的典型错误有:答“铁路运输”,属审题干不细心或读图不仔细;答“轮船运输”,属表述不规范;答“水陆运输”,书写错别字“路”。第四空,答市场或港口都给分。(3)攀钢的相对优势,大多学生都能结合材料得两分。也有学生审题时未注意“相比宝钢”,答的是所有优势条件,如水源、交通、市场等。(4)工业集聚的意义,复习到的学生轻松得三分,未复习到的学生得一分或零分。“形成产业链”、“加强工业空间联系”、“带动相关产业”等不得分。

43题: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知识点涉及“农业”、“工业”章节重点内容。从答题情况看,典型问题一是审题不清,二是对细节性的基础知识点掌握不牢。例如(3)要求学生在图上标出“硅谷”所在位置并写出所在城市的名称,很多学生随处乱标、随意乱写。同样地,关于硅谷当地的气候类型,卷面上也是错误百出。

 


分享到:

新闻总数:3135 今日访问量:7828 本月访问量:977027 总访问量: 56079864

主办单位: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 地址:燕湖路1号 - 邮编:210012 - 联系电话:87215175

技术维护: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备案号:苏ICP备170251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