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教育资源>小学>语文>教育科研>阅览文章

群文阅读,开辟学生“悦读”蹊径

时间:2018/7/11 17:43:42 来源:杨春芳字体显示:大 中 小阅读:11043 次

群文阅读,开辟学生“悦读”蹊径

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   赵银娟

    “群文阅读”最早源于2007年,台湾陈易志老师在南京-次教学研讨会上上了一节“群文阅读"课,课上他让学生读了六篇文章:《石头汤》《雷公糕》《南瓜汤》《敌人派》《肉丸子汤》 (《兔子蛋糕》绘本),然后鼓励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内容、叙写手法文学要点的比较) ;引导进行分析(石头汤里的和尚会如何解决敌人派里的困难)。这是一节真正让学生学习阅读的阅读课,听课的老师对“群文阅读感到新鲜而惊异, 觉得与我们传统的课文教学格格不入,但是又直觉到它的巨大价值。

2010年,全国特级教师蒋军晶上了一节“群文阅读”研究课《创世神话》,课上,他让学生读了七篇文章;一篇科普文《关于宇宙大爆炸)和六篇神话《诸神创世》《淤能棋吕岛》 《盘古开天地》《始祖大梵天)《阿胡拉马兹达)《巨人伊密尔》。 这堂课非常受人瞩目,成为后面“群文阅读”理论文章引用率最高的一个课例。

之后,在教学研究场合,陆陆续续开始出现一些“群文阅读”的课例。一场语文教学静悄悄的变革正在国内语文教育界酝酿。

 

那么,到底什么是“群文阅读”?

蒋军晶老师在他的《让学生学会阅读》一书中是这样阐述的: “群文阅读” 就是在较短的单位时间内,针对一个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在这个定义里有几个关键词,需要解析:

较短的时间——一个班级一个礼拜里读了三四篇文章,然后围绕这几篇文章展开讨论,这不是“群文阅读”, 因为前面的阅读过程跟日常的自由阅读无异,在“阅读速度" “阅读目的”上没什么压力和要求。那么,较短的单位时间,时间短到什么程度呢?从我们的教学习惯分析,一般指一节课或者两节课。

议题——群文阅读课里 ,让孩子读的几篇文章,肯定不是随随便便放在一起的。 这几篇文章放在起肯定是有“依据”的。这个“依据”就是“议题”。这个“议题”可以是人文主题,也可以是作者、体裁、写作风格、表达方式、阅读策略……非常丰富,非常多元。因此,这个“依据”称之为“议题”,而不是“主题”。

多文本——“群文阅读"相对应的就是“单篇阅读”,因此,群文阅读课里,教学文本至少要用到两篇,一般是三五篇,而且文本之间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一篇为主,其余几篇作为资料辅助,帮助孩子理解“那一篇”的做法,也不是“群文阅读”,教学“群文阅读”里,孩子读完几值文章后 ,会面对相应的问题, 话题或者任务,思考、讨论、发现、练习。只有阅与读,没有教与学,也不是“群文阅读”。

 

很多人会问:“群文阅读教学”与“课文阅读教学”除了读的量不同,区别还在哪里?

下面就三点稍作解释:

(1)“课文阅读教学”是以范文为主,一篇一篇地教。这些文章都经过了专家的修改调整以及审查,所以在结构和手法上都比较一致。教师在课堂上比较在乎文本的意义,会比较强势地挖掘、掌握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阐述的主要观点和意义。“群文阅读教学” 所选择的文本相对是完整的,有作者个人的风格,所以在观点以及结构、情节上,具有相当的差异,教师在课堂上会鼓励学生采取探究的态度阅读。重视个人对阅读的理解,重视文与文、书与书、书与人之间的联结。

(2) “课文阅读教学”教师的主导性强,课堂以教师讲解,批改,订正为主,学生跟着老师学,老师定出学习的目标和标准。 “群文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主导, 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教师提供不同的策略、方法,帮助他们读懂文章, 建构意义,最终希望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课文阅读教学” 评价的内容主要是相关的知识、技能,题目会紧扣课文来出,这些问题多半是有标准答案的。“群文阅读教学”注重各种不同层次的理解,会重视学生的批判与反思。

 

有人可能还会问:教材里不是已经有一组组的文章了吗?有的地方不是已经在尝试单元组教学了吗?你为什么还要另起炉灶呢?

这真是个关键问题,在我们眼里,教材里的组文章虽是把篇篇文章放在一起,它们的关联性不大,并且组合它们的议题偏重人文,例如对亲情的赞颂,对自然的关爱、环境保护……

群文阅读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把什么样的文章放在起, 以及如何放在一起。这就需要确定这节群文阅读课的“议题”,如何确定议题,我们一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尝试:

“作家”作为议题。例如,把老舍的文章放在起,我们读,就能了解老舍的写作风格。厉害的读者就是这样,连续读一个作家的作品例如去走近李白 ,走近鲁迅, 走近沈石溪,走近金波...

“体裁”作为议题。例如,把创世神话放在起,我们就能了解创世神话的特点。厉害的读者就是这样,连续读一个体裁的作品,去了解童话,了解民间故事,了解诗歌,了解小说...

“观点”作为议题。例如,则报道说多吃维生素C大有好处, 另篇文章说吃多了维生素C有害健康,把这样几篇文章放在起,读完之后,疑感自然来了,于是,我们就会自我发问、重读,辨析..厉害的读者就会在很多信息中努力辨别信息的真假,做出自己的判断。

“表达方式”作为议题。例如,把些相似的章话放在一 起,我们就会发现原来很多童话都是反复结构的,主人公遇到三次困难,发生三次变化 ,交换三次物品。厉害的读者就是这样,连续读一类文章,去发现写作的技巧,发现故事的密码,发现文学的秘密。

“人文主题”作为议题。例如,把关于友情的诗歌放在一起,我们就会通过这组诗歌进步思考“我们为什么需要朋友”“真正的友谊是怎样的”。厉害的读者就是在这样的群文阅读中思考各种问题,例如“如何看待宠物”“如何面对诱感““怎么看待死亡”

“阅读策略”作为议题。例如,我们把《渔歌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诗歌放在一起。乍看!这些诗歌来自不同时代,也没有什么相似之处,但是阅读时我们都可以用到抓住诗歌里的矛盾读懂诗歌这一阅读策略,例如,在《渔歌子》里,为什么词人要用“青”和“绿”来形客棕黑色的最衣呢?例如,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里,为什么原本帆影点点的交通要道,在李白送别孟浩然的时候,竟然只有“孤帆“呢?例如,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面朝大海,为什么会看到花团锦簇的景象呢?抓住这些矛盾追问,思考,或许解读诗歌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怎么操作呢?"这可能是一线教师最关心的一个话题。

一般有三种操作方式:一篇带多篇、课内多篇、课外多篇。

一篇带多篇

这种基于教材的操作方式一般需要两课时。一课时用来精读,一课时用来群文阅读。很多老师觉得这种操作方式很方便、很实用,哪课时用来精读,哪课时用来群文阅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第一课时精读,第二课时群文阅读。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爱之链》,第一课时精读,老师教,学生学,学得细点儿,学得深点儿。第二课时我们选择和它有共同点的文章,比如《在柏林》《麦琪的礼物》《一件运动衫》 , 这些文章是来自不同国家的小说,学生读后自然而然就会发现:小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结尾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

第一课时群文阅读,第二课时精读。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三打白骨精》第一课时让学生比较阅读《三入无底洞》和《三借芭蕉扇》这两篇文章相似度高,比较就会发现在小说中,作者吴承恩都采用了循环往复,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设计,第二课时用来精读,细细分析古典小说中“三”的妙用。

课内多篇

将教材主题改小开始单元整组教学,比如说,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中有一组爱国篇的文章,分别是《我给江主席鲜花》、《天安门广场》、《徐悲鸿励志学画》、《虎门销烟》。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把4篇放在一起进行教学,怎么教呢?

最开始,我会问学生这4篇文章有共同点请发现它。 学生听了之后马上就会发现这4模文章都与爱国有关。四篇爱国主题的课文,侧重点又各不相同第一篇侧重于收回领土,国家强盛的自豪感;第二篇介绍天安门广场,表达对新中国的热爱与期待;第三篇讲述面对强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精神;第四篇表现中华儿女振兴祖国决心和毅力。发现这个“不同”非常重要,这就是阅读力。

之后,下面的20-30分钟是阅读教学的重点,让学生“证明”:哪些地方让你深深感受到拳拳爱国心?

   最后让学生给这四篇课文排排序,你怎么排?为什么?

课外多篇

仅仅完成教材的阅读肯定是不满意的,将儿童文学引进课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海量阅读才是我们群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课外多篇这种操作方式,最为重要。

你可以尝试表达类的,例如反复结构的童活故事,小小说的结尾,故事里的转折,小说的象征意义,按娜时间顺序来写,等等。

你可以尝试阅读策略类的,例如如何预测, 如何统整,抓住矛盾读懂诗,判断故事里的主角与配角,等等,

你可以尝试思考类的,例如如何看待说谎,到底什么是有用,这个世界为什么要有规则,等等,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阅读方式,虽然目前还在不断的尝试完善中,但它自身的独特优势已经显现。它打破了传统阅读时间与空间局限性,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阅读,让学生对语文产生积极探究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唯有不断学习,勇敢实践,使之成为课堂阅读教学的有益补充与延伸,为学生语文学习开辟新的有效途径。


分享到:

新闻总数:3135 今日访问量:44426 本月访问量:965555 总访问量: 56068392

主办单位: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 地址:燕湖路1号 - 邮编:210012 - 联系电话:87215175

技术维护: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备案号:苏ICP备170251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