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教育资源>综合>体育>教育科研>阅览文章

篮球教学中运动技能与体能融合设计的实践探索

时间:2018/5/21 9:05:24 来源:吴健字体显示:大 中 小阅读:11650 次

篮球教学中运动技能与体能融合设计的实践探索

江苏省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吴 健   213300

《体育与健康课程(2011年版)》的课程性质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发展学生体能和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突出了技能学习和体能发展,增进学生的健康。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技能和提高体能,值得我们研究。本文分析了体能与技能的概念、关系,和融合设计的意义,探寻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与体能融合设计,实现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实现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发展学生体能目的。

一、运动技能与体能    

1、概念分析

1)体能是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运动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我国1984年出版的《体育辞典》和1992年出版的《现代汉语新词典》对体能作出了相同的解释:“体能指人体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力。包括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和柔韧等身体素质与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如走、跑、跳、投掷、攀登、爬越和支撑等)。”体能水平的高低与人体的形态学特征以及人体的机能特征有着密切的相关,其是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2)运动技能又称"动作运动技能",指人体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一种能力。按条件反射学说的观点,是一种复杂的一个动作接连一个动作的肌肉所感觉的运动条件反射。它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认知定向阶段(泛华阶段)、联系形成阶段(分化阶段)、自动化熟练阶段(自动化阶段)。

2、运动技能与体能融合设计的意义

运动技能与体能融合设计的目的是根据不同运动项目,把体能和运动技能练习融合、相互促进提高,实现增强体质。体能可以分为多种,它们都与运动技能有着紧密的关系,但是从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理依据来看,协调能力、柔韧能力、灵敏能力、平衡能力、力量能力与运动技能的关系更加密切。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参与者的体能有着不同的要求,如:柔韧能力好坏对体操运动员完成技术动作的幅度有着重要影响;协调能力是羽毛球运动员在不断变换的对抗性技战术表现的重要基础。著名教授施密特提出:运动技能与体能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

现实中,因学生体能的不足,导致学生运动技术掌握不好,久而久之失去学习兴趣,随之下去的一种循环,运动技能不行、体能不行。我们应改革以往单一、枯燥的体能练习方式方法,将运动技能与体能融合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充满兴趣、主动参与学习,做到两者的共同提高发展。

三、运动技能与体能融合设计探索

我们以篮球教学为实践研究,在实践中寻找其可合理融合的教学设计。所以,针对篮球技术学习内容所需要的体能,着眼于学生学习发展,研究篮球运动技术、运动技能发展所需体能,探寻“运动技能”与“体能”的融合,科学性、合理性教学设计,促进篮球技术的学习掌握,真正有效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技能。

1、融合设计中的体能设计与课课练中的体能设计分析

内   容

融合设计中体能练习

课课练中身体素质练习

目  的

运动技能发展

增强学生体质

内  容

根据运动技能发展所需体能设计

根据学生一般身体素质设计

与运动技能的关系

紧密相连   相互促进

一般身体素质的补差练习

设计依据

依据教学内容、运动技能发展

依据学生一般身体素质发展

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为技术学习、运动技能发展服务

为学生一般身体素质发展服务

从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体能和运动技能融合设计中的体能设计,与原来独立存在的“课课练中的体能练习”有着一些区别,特别是在设计的目的和设计内容上,前者更突出与课堂学习内容、其运动技能发展为目的,而不是着眼于一般身体素质的练习,运动技能与体能融合设计价值更大。课课练是以发展学生一般身体素质为目的,大部分是与课堂学习内容、运动技能发展无关,其组织内容相对单一、内容枯燥。而融合设计中,把体能练习设计以发展学生运动技能为目的,根据运动技能发展而进行练习设计,让学生体验到进步、感受到发展,他们参与性、主动性更积极,同样学生的主动参与运动技能的练习,又会提高他们体能,从而增强体质。

2、运动技能与体能融合设计

我们以《体育与健康》(人教版七年级2012年)篮球教学为例,内容有:移动(侧身跑、滑步、变向跑)、持球、行进间运球、提前变向换手运球、双手胸前传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组合技术(行进间绕杆运球上篮)。我们在对以上技术的学习和运动技能的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运动技能与体能融合设计,有效发展学生的篮球运动技能,同时也提高学生体能。

表2:篮球技术与体能融合设计

篮球

运动技能

学习内容

关联体能

体能与运动技能融合设计

移动

技术

变向跑

速度素质

力量素质

灵敏素质

全场、半场冲刺跑或侧身跑,半场的往返跑,听信号变向跑,10米往返跑

侧身跑

步法

滑步

快速左右滑步“W”形滑步,圆形滑步“Z”形滑步

传球

技术

双手

传球

双手胸前传球

力量素质

协调素质

静力屈腿俯卧撑俯卧撑(指握撑)与传球相结合,连续对墙双手传球,半场(全场)连续移动传球

投篮

技术

单手

投篮

原地肩上投篮

跳跃素质

上肢力量

协调素质

俯卧撑,原地单手连续摸标志物行进间摸高,连续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运球

技术

行进间

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

速度素质

协调素质

快速冲刺跑,10米往返跑,听信号高(低)重心跑,全场(半场)听信号的高低运球,全场(半场)听信号变向运球

组合

技术

行进间绕杆运球上篮

行进间绕杆运球

速度素质

灵敏素质

半场冲刺跑,半场冲刺绕杆跑,半场变向运球,全场绕杆运球,助跑摸高,半场往返运球上篮

行进间运球上篮

针对七年级篮球运动技能需求的体能需求,如:速度素质、灵敏素质、力量素质等,进行融合设计,在学习过程中加强了针对性的练习安排,比如:为单一提高“速度素质”的半场冲刺跑,为提高学生运球灵敏和速度的“半场(全场)绕杆运球”等。

3、运动技能与体能融合的课堂教学设计(以七年级“行进间绕杆运球上篮”为例)

七年级“行进间绕杆运球上篮”技术与之相关联的主要体能有:速度素质和灵敏素质。融合设计中,关注学生技术的学习同时,把速度素质、灵敏素质等体能融合在技术学习之中,通过有目的的重复练习和一定负荷的练习,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相关联的体能,为学生的篮球运动技能发展提供帮助,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篮球运动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课的结构

运动技能与体能融合设计

设计目的

准备活动

1.行进间运球,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在标志位置)

2.球性练习:球性练习、原地运球(单手、换手、高低)

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提高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的能力

学习活动

1.复习:半场冲刺跑绕杆跑,半场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

2.学习:半场行进间绕杆运球,半场行进间绕杆运球上篮

3. 提高与运用:半场放松防守下的行进间绕杆运球上篮,

全场放松防守下的行进间绕杆运球上篮

4.拓展(游戏):俯卧撑+半场运球绕杆上篮

提高学生变向运球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篮球技能

四、运动技能与体能融合设计与实践思考

1.理解融合意义  认识两者关系

体育运动技能的发展和提高,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体能基础,如协调能力、柔韧能力、灵敏能力、平衡能力、力量能力等,它们与运动技能有着紧密的关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应该理解两者融合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明白技能与体能的关系,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

2.分析运动技能  探寻体能需求

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参与者的体能有着不同的要求,这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认真运动技能,分析其相关体能(除一般体能),找准运动技能发展与体能提高的融合之处,真真做到学生课堂学习“质”(运动技能)和“量”(体能)的共同提高。

3.研究教学内容  科学融合设计

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40分钟或45分钟),教师应做到从准备活动开始到结束部分,都能把技能学习设计于其中,让学生始终围绕学习内容在体验、学习、挑战,做到各环节的无缝衔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学习,让学生在不断挑战自我中得到提高发展。

4.考虑学情特点  合理融合设计

认真分析学情,合理运动技能和体能的融合设计衔接。教师在组织体能练习时,要根据不同的运动技能特点、学生体质差异,合理地把技能学习与发展学生体能有效融合,寻找学生容易理解、易于参与、实效性强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练习,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

5.科学运动负荷  提高运动技能体能

运动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负荷的运动量,身体练习没有一定的运动负荷是达不到锻炼效果的。通过合理设计运动密度和强度,有利于学生技术学习、运动技能提高和体能发展。融合设计中,合理的运动密度和强度是以不影响学生主教材的学习体能为标准,给学生学有余力,并能挑战个人体能。

6. 适时教师精讲  给予学生多练

教师过多的讲解,人为地打断了学生的连续练习,即影响学生的练习密度,还影响学生的学习练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运动技能学习和体能发展进行精讲,让学生明白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方法和体能对运动技能发展重要性,更多实施小组或个人指导,明确告诉学生他缺什么、该如何做才能提高。

7.多样手段方法  激发主动参与

从而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单调练习手段方法枯燥乏味,影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所以,运动技能与体能融合设计中,要适当变化练习手段方法,如采用竞赛法、游戏法、评比法等多种方法。加强运动技能学习和体能练习的针对性,善于发现和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采用针对性的手段和方法,学生在成功(或学习进步)中成长。

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到运动技能和体能两者兼顾,通过针对性的、有实效的融合设计,改变了过去只能通过单一枯燥的发展学生体能的方式方法,让学生能更主动投入课堂学习中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展运动技能,提高体能,课堂效果将得到大幅度提高,培养学生爱好体育和终生体育的习惯。

 

 

参考文献:

[1]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S].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2]刘传玲. 浅谈补偿性体能练习的时机和原则.[J].文体用具与科技.2012.5.

[3]范宏才.补偿性体能素质不能忽视徒手练习. [J].体育教学.2012.3.

[4]吴健. 高中篮球选项教学中补偿性体能素质的实践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3.7.

[5]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所.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 [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6

[6]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 [S]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

[7]沈建主编.江苏省体育与讲课课程教学指南.[S].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4.8

[8]严海军. 发展体能促进有效技能学习的策略. [J].体育教学.2012.3


(该文发表于《中国学校体育》2018年第一期)

 


分享到:

新闻总数:3137 今日访问量:27691 本月访问量:1192167 总访问量: 56295004

主办单位: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 地址:燕湖路1号 - 邮编:210012 - 联系电话:87215175

技术维护: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备案号:苏ICP备170251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