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教育资源>小学>科学>教材分析>阅览文章

一年级《轮子的故事》课堂实录及意图分析

时间:2017/11/9 16:47:01 来源:史振华字体显示:大 中 小阅读:14555 次

一年级科学上册《轮子的故事》课堂实录及意图分析

溧阳市竹箦小学 周艳琼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年级第四单元《用双手创造》中的最后一课,这单元主要关注科技与生活。本课主要有四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通过不同方法来推动重物引出一项技术发明——轮子,进而向学生呈现轮子的一系列发展变化,让学生们了解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最后通过一些简单材料给小车安装轮子,并改进自己的小车,发现轴套可以使轮子的转动更灵活。最后,了解轮子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运用,增长学生见识,体会到科技产品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以及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推重物的对比活动,体会轮子的省力作用。

2、通过给轮子的排序活动,了解轮子发展史及轮子发展中的重点变化。

3、通过自己动手组装小车,发现轴套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套上橡皮筋的字典、橡皮筋、六角形铅笔、圆形铅笔、轮子排序图、牙膏盒、轮子、轴、吸管、胶带、剪刀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出示图片:小兔搬南瓜,可是南瓜又大又重,搬不动,小朋友你们来猜猜小兔最后用什么办法把大南瓜搬回家的呢?

生:把轮子立起来向前滚。

师:出示图片,小兔也是这么想的,立起来的南瓜可以像轮子一样滚动,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轮子的故事》。

出示课题《轮子的故事》。

(通过小兔搬南瓜这样的卡通场景能够迅速抓住儿童的兴趣,开门见山的导出主题,引出轮子,为后面的教学活动节约了宝贵的时间。)

(二)体会轮子的作用

师:回到家,小兔还想查查南瓜两个字怎么写,可字典也太重了,我们帮它把字典拉回家好吗?

生:好。

:老师把铁块(字典)平放在桌上,手指勾住橡皮筋直直向前拉,要拉动字典你们觉得要不要用力气?

生:不要。

生:要。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试试?

生:想。

师:老师这里有几个要求,听明白的小朋友才可以动手哦!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1)   字典平放,直直地拉,速度稍慢一点,拉的过程不允许将字典拎起来。

(2)   拉动了就让换个小朋友试试,每个小朋友试一遍,轮流做。

(3)   活动结束后坐端正,我们比一比哪一组完成的又快又好,前五个小组可以加星。

PPT展示拉字典的方法,并提示做实验时要保持安静。

学生轮流动手拉字典,轮流体验。

师:要不要用力气呢?

生:要用一点点力气。

师:用力气的时候橡皮筋有什么变化呢?

生:会被拉长。

师:想不想拉的比刚才更轻松一点?有什么办法呢?

生:用小车来拉。

生:用机器搬。

师:教师出示六角形铅笔,这个能不能帮助我们?怎么用?

生:把铅笔垫在下面,然后再拉。

师:怎么垫?你能上来试试吗?

学生上台演示,把铅笔绑进橡皮筋里面拉字典。

师:还有别的更好的办法吗?

2上台演示,把铅笔从橡皮筋里拿出来,直接垫在字典下拉。

师:两种方法哪个更好?

生:绑在想橡皮筋里就被固定了,直接垫在下面可以向前滚。

师:(出示图片,绑在橡皮筋里拉和直接垫在橡皮筋下面拉),提要求,轮流做,注意保持安静,下面我们一起试试。

发六角形的方铅笔,学生动手操作。

师:垫了铅笔拉有没有省力?

: 省力。

师:能不能把铅笔塞进橡皮筋里面拉?

生:绑着拉,铅笔就被固定住了,不能滚,不省力了。

师:那怎么看出来省力的?(橡皮筋对比刚才直接拉又有什么变化?)

生:刚才橡皮筋拉得很长,现在拉得很短。

生:你们还想不想再省力一点,我们可以把方铅笔换成什么形状的铅笔?

生:圆铅笔。

师:好,(出示图片)我们把圆铅笔横放在字典下,再来拉一次,好不好。做完之后组长把所有材料收上来。(先收上来坐端正的小组加星)

师:(出示图片)三种方法哪个最省力?(圆的会滚,滚动)

生:垫了圆铅笔拉最省力。

师:为什么圆铅笔最省力呢?

出示三张拉动字典时的效果图,学生思考。

生:第一次直接拉橡皮筋被拉得最长,第二次垫了方铅笔拉的有点长,第三次橡皮筋还没有拉直,字典就动起来了,圆铅笔最省力。

师:说的真棒!圆形的物体可以向前滚动,最省力。

【评析反思】激起儿童兴趣之后,称热打铁,那方方的字典怎样拉回家更省力呢?一步步去引导孩子去选择最优方案,从直接拉到垫了方铅笔拉再到垫了圆铅笔拉,即符合儿童的思维发展顺序,同时也通过亲手体验让孩子真实地感受到垫了圆铅笔拉最省力。可能有孩子之前有过一些感性经验,但是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使他们更加清楚,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圆形物体可以滚动,可以在搬运重物过程中起到显著地省力作用。同时借助绑在字典上的橡皮筋在不同方法拉动时明显的长度变化,让孩子对抽象的力的大小有了明显的、直观性的感受,更容易理解。另外比较长度的长短也在孩子的能够解决的数学认知范畴之类,符合孩子的认知能力,并借助这样的方法帮助孩子学会借助一些实验现象及实验数据来证明自己的结论。)(另外实验材料的发放一定要注意合适的时机与方法,要在孩子经过思考之后,明确方法以及活动的行为规则之后发放材料,这样才能积极有效的促进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有顺序的发放材料会促进探究活动会有条不紊地进行,并能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的课堂自由都是在一定规则之类的,,需要老师制定一些必要的规则,比如操作过程做到不争不抢,活动时保持安静,做完之后要立即坐端正,别人发言时手不能再碰实验材料,要认真听等等。)

(三)阅读轮子的发展史

师:(出示埃及人搬运大石块的图片)其实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利用这样的方法来搬运重物。哪里和我们拉字典的方法一样,谁上来指指呢?

生上前在图片上指出。

师同时用红线将用圆木搬重物的地方圈出。

师:其实,这个圆木就是最原始的轮子,同时在黑板上出示图片与板书:滚木。

师:(PPT出示轮子发展历史中的几个重要阶段的图片)最后又通过一次次的改进变成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轮子的样子,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将它们进行排序(标记数字123456)?

发放轮子发展史图片(顺序打乱),学生进行排序。

师:你是怎么排的?为什么这么排呢?

生上前在黑板上按顺序粘贴轮子的图片,并解释:第一张是圆木,后来砍下扁扁的一段做轮子,又用一根棍子将将两个轮子串起来,装在小车上,后来又把轮子挖空了,轮子变轻了,然后又在外面包上皮,最后就是我们现在的轮子,有橡胶,坐上去更舒服。

师:观察的真仔细,说得也很棒!还有那些小组有不一样的意见的可以举手。

2上来调换了三四两张的位置。

师:看来同学意见不太一致,为了让我们对了轮子的发展史了解的更清楚,下面我们来观看一段动画。

师:好,全体坐端正,保持安静,认真看,仔细听。(听一听每一次改变的结构叫什么及他们的好处)。

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排序好不好。

师生共同排序,变化板书上图片位置。

师:指着图片的重点变化的地方,这些结构叫什么?有什么好处?

生:加了橡胶轮胎,坐着不颠簸了,更舒服。

生:加了金属边框更牢固。

生:还有轮毂,减少了连接处的摩擦。

师:还有这个棍叫轴,有了轴,轮子不乱滚了;这些叫辐,有了辐,车子又牢又轻便。

同时在交流过程在添写板书,把轴、辐、金属边框、轮毂、橡胶轮胎贴在相应的图片下方。

【评析反思】孩子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思考,每一次变化发生在哪,这样的变化有什么好处,他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所以看似简单的排序活动,其实是经过了小组头脑风暴模式的讨论,并让孩子学会了合作与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接下来的视频观看当中,孩子也能带着自己的困惑与问题,有目的的去视频介绍中去寻找答案,并不断促进自己对轮子发展史的了解。)

(在孩子在陈述自己排序的理由时,教师要有耐心,给予尊重与信任,同时监督其他的孩子认真倾听,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一年级孩子也有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也许他的用词不太准确,语序稍有混乱,但是你会发现他们的观察同样十分敏锐与细致。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给发言的和认真倾听的孩子竖起高高的大拇指,及时给予表扬)

2、师:未来的轮胎肯定还要好(便捷、安全、舒适),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轮子?

生:我想做一个耐磨的轮胎。

生:我想做一个超级大轮胎,跑得更快。

师出示几种近年来的新型轮胎。

(未来的轮子是怎样的,激发学生天马行空的自由想象,通过自己内心的遐想来表达对未来(轮子更大的期望,并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未停止。)

(四)给小车装上轮子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关于轮子的知识,最后我想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一辆玩具小车,想一想我们需要哪些材料呢?

生:车厢。(牙膏盒)   

生:轮子。

师:最少需要几个轮子呢?

生:四个

师:那2个轮子怎样串起来呢?

生:还需要轴。

师:好,用轴把两个轮子串起来了,把车厢放在上面,可是车厢容易掉下来,怎么办?

生:还要胶带。

师:胶带不容易扯断,老师再给你们一把剪刀好不好,但是使用一定要注意安全。

师:另外老师再给你们两根吸管,制作的时候想想吸管对我们有没有帮助,可以使用也可以不使用。

学生领取材料动手做小车。

师:(挑选两个小组的小车拿到前面,举起两辆小车)这两个组做的小车不太一样哦,一组直接把轴直接粘在牙膏盒上,一组是把轴套进吸管里再粘在盒子上的,哪个好呢?并在前面演示。

生:有吸管好。

师:刚才你们为什么用吸管呢?

生:轴套进吸管,轴就可以和轮子一起转动了。

师:哦!直接把轴粘住,轴被固定不灵活,加上吸管后,轴也可以转动,小车更灵活。

生:还可以把车上挖个洞,把吸管穿过去。

师:也可以哦!不过挖洞时一定要小心。

师:那小车制作过程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

生:要粘牢一点,轮子按紧一点,不会掉。

生:粘的位置也要合适。

生:还可以在上面漂亮的图案。

师:那好,我们抓紧时间进行改进。

学生再次改进。

师:出示图片,加上去的这个吸管我们叫做轴套,加了轴套还是没有轴套灵活啊?

生:有轴套灵活。

师:改进后的小车变得更灵活,课后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改进。

【评析反思】装小车,怎么装,孩子从选择材料开始,不断在脑海里构思自己的小车的草图,从而利用材料自己组装,看是简单的过程,其实很好的锻炼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老师将吸管也发下去,并设置一个悬念:吸管可能对你的小车也有帮助哦,鼓励孩子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仍然继续思考,所以在第一次组装完成后,不出所料的出现了两种小车:加了吸管和没有加吸管的,两辆小车有什么不同呢,通过现场比较,引发学生思维冲突,学生也比较容易发现问题出在哪里,有吸管(轴套)小车更灵活,因为有了轴套,轴不被固定,小车转动更灵活,孩子们就像小小工程师一样很欣喜的发现了机器的问题所在,此时老师再次助推,你的小车还有哪些问题?鼓励孩子再从自己小车身上找问题,经过讨论,发现更多问题,也增强了孩子迫不及待的改进小车的欲望,孩子真的像工程师一样不断地去改进自己的产品。

(五)体会轮子在生活的其他作用

师:出示图片或播放视频,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轮子对我们很重要,那轮子在我们生活中还要那些运用呢?

师生交流。

 (最后拓展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轮子,拓宽学生视野,知道轮子在我们生活中有着方方面面的作用,体验带科学技术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安全,舒适与便捷。)

五、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课堂既有惊喜也有很多难以把握之处,通过与孩子的交流与认真观察孩子在课堂的表现(常规行为规范、回答问题的方式、课堂动手能力等等),现将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教师教学过程应注意的事项总结如下:

一、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

1.孩子的思维十分发散,不受条框的控制,他们不像高年级的孩子可能会去迎合老师的问题,所以老师设计的问题最好要有情境,重点要突出,每次提问的问题数量最好只有一个,让孩子能够迅速抓住重点,紧扣问题去思考。

2.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有些孩子可能心里知道,但表述不清楚,这时需要老师更加耐心的倾听,同时还督促其它同学也要安安静静的听,孩子回答问题要能够微笑地面对,在回答到关键点时可以点点头,给孩子一个轻松地氛围,他可能更加镇定,也表述的更好,还有的时候在孩子不知道用什么词表达的时候,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总之,面对一年级的孩子,我们要有更多的耐心与信任。

3.孩子的行为习惯较差,所以每一次活动前,教师除了说清楚活动如何开展,还要强调对孩子行为规范的要求,要有一定的硬性规则,比如说:活动时要安静,活动结束后一定要坐端正,交流的时候手不能乱动等等,只有不厌其烦地、耐心地纠正,才能慢慢监督孩子建立起好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4.孩子的专注力有限,所以要求教师教学活动设计要有层次,让孩子也感觉到不断有新的挑战。学习方式也要灵活多样,不要局限于一种方法的学习模式,孩子会感到疲劳甚至觉得无趣,只有不断地引发孩子的兴趣,才能让孩子主动积极在四十分钟的课堂里不断地思考,并能体验科学课堂带来的乐趣。

5.孩子的动手能力较差,孩子毕竟年级不太,所以在一些简单工具的使用上并不是很熟练,老师应该多去走走看看,去发现孩子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并找到有效的方法帮助他们,比如说透明胶带,一年级小孩经常会找不到胶带的开头,教师可以课前帮他们找好,或者课前叫他们没使用完一次,可以把胶带头粘到桌子边上,也方便下一次使用。粘东西时要按住被粘贴的物体等等。还有孩子动手过程中安全意识较差,比如剪刀的使用等,之前一定要进行安全教育。

二、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的几点事项:

1.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选择孩子可能感兴趣或者比较熟悉的场景,让孩子能够迅速直奔主题,引发思考,把孩子带入本课要探究的问题,再去设计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不断引导学生,逐层推进,才能让孩子既能勤于思考又能紧扣探究主题,也使课堂教学易于开展。

2.孩子的理解能力较差,需要教师语言更简洁,尽可能使用短语,声音要抑扬顿挫,必要的时候使用重音,停顿等等,语言尽可能儿童话,术语少用,用的时候也要适当解释。语速要放慢,不能太快,给孩子一个反应的时间。

3.实验材料的发放,一年级小朋友专注力不够,很容易受到物品的干扰,所以教师一定要把实验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说清楚之后才能把实验材料发放下去,省去不必要的干扰。如果第一次活动的材料不涉及第二次活动,有必要时把上一次的实验材料收上来,以免在第二次活动中有些孩子仍在把玩上一次的活动材料,还有可能把上一次的材料也用在第二次实验当中,干扰实验结果。所以,合适适时地发放材料,既保证学生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又控制了孩子的一些不自觉的课堂行为。

4.课件、板书的设计,尽可能的图文并茂,但同时要紧扣主题,色彩要清新淡雅,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另外文字不要太多,可重点突出关键性词语,让孩子既能保持兴趣又能掌握老师想要表达给孩子的意思。另外即使是关键词,老师也要加上拼音,读的时候发音准确,语言亲和有力。

5.课堂评价的实施,孩子渴望被肯定,尤其低年级的孩子,一朵小红花就有可能激发他无限的动力,教师要舍得去评价,去发现孩子的亮点。小组评价表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既能积极的在每次活动中及时给予评价,又能在孩子间展开良性竞争,促成你争我赶的局面,让孩子更加投入课堂活动,勤于思考、积极发言,同时又能不断约束自我,规范课堂行为规范。

 


分享到:

新闻总数:3124 今日访问量:42099 本月访问量:1144803 总访问量: 55007295

主办单位: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 地址:燕湖路1号 - 邮编:210012 - 联系电话:87215175

技术维护: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备案号:苏ICP备170251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