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教育资源>中学>政治>教学教研>阅览文章

谈课程资源的选择和使用

省优质课评比观摩感悟

时间:2017/10/15 10:47:43 来源:溧阳市实验初中 于伟字体显示:大 中 小阅读:12473 次

    9月21-22日,在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参加了省优质课评选与研讨活动,两天共听了十四节课,下面结合课例,就课程资源的选择、开发和使用这一话题谈谈个人想法。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的结构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经历、学习方式、教学策略都是非常宝贵的非常直接的课程资源,校内各种专用教室和校内各种活动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等。

一、课程资源的选择

课堂呈现的资源素材普遍是少而精炼,选取的资源有如下特点:“感人”“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知识探究性”“即时性”。例如《用心交友》中“数年如一日背同学上学”的视频,另一节课则选用了“六十二年寻同学”的视频,令人动容,效果震撼,激发学生对友情的珍视。“董卿三次跪”“朗读者”“中秋节送礼”等资源都具有时效性,紧密贴近生活,从学生生活中来,到学生生活中去,改变了单纯的说教式教育,让教育内化于心,以情激情,情理交融,有利于学生形成了正确的友情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

1.教材资源

教材上的案例材料及活动是精挑细选、具有代表性的,用好教材案例往往事半功倍,例如在《合作有智慧》这一框的教学中,一位老师使用教材上“管鲍分金”的成语故事,让学生对话表演,还使用了教材上“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探究材料,适合课堂需要,读一读、演一演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探究三个和尚如何有水喝,调动学生积极性,认识到合作需要智慧。我们备课时往往忽略或弃用教材上的资源,实际上是不可取的。课改的目标是确立与新课标相适应的素质教育观念,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教材素材起到了典型性、代表性的作用,应该用好,其他素材资源也可以为教学所用,两者不排斥、不冲突。

2.学生资源

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发展的过程,教师将学生自身、身边的、熟悉的资源展示出来,将大大拉进与学生的距离,同时学生对与自己相关的内容充满了兴趣,由直接兴趣产生了关注的倾向和参与的热情,更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有利于产生间接兴趣,提高注意的广度和持久性,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南通中学的特级教师,展示易卓同学曾经被老师批评,老师过后写的一段师心独白,令同学深受感动,其他同学也感悟到老师的一片真心,课堂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有的老师将学生的学习生活场景照片制作成电子相册,在投影中展示出来,学生一片欢呼雀跃,踊跃参与。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当看到自己的行为举止时,在主观能动性、意识、情感方面会主动进行自我教育,自觉进行修正、创造。学生资源在教学中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

3.教师资源

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灵魂的工程师,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同时教师也是学生的榜样、表率,起示范性作用,一言一行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学生的向师性使得教师本身的资源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具有天然的教育作用。例如南通第一初中老师上《理解我们的老师》这一课,用任课老师的照片,“谈谈你欣赏哪位老师?”“说一说老师有哪些不足之处”,学生兴致很高,完全投入到师生之间的情境中,真情境,真感受,为接下来的师生之间互相理解打下基础。韩老师的用心交友中展示了自己与闺蜜的友情,《入乡随俗》这课的老师展示了自己在入乡随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求学生给帮助意见,在课堂教学中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4.校外资源

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等,只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符合正确的价值判断、不违背道德和法律,都可以为课堂所用。

三、课程资源的使用

    多位参赛老师选择了“一材多用”,比如“中秋节送礼”“陆凡的风波”等,将资源充分开发利用,不断挖掘,在精炼的资源上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资源“一材多用”不仅体现在多媒体资源上,同样可以使用在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和课堂资源等方面。例如“中学生参与竞争的意愿”调查问卷,这一资源是在课前进行布置开发的,上课教师就多次使用,既统计出学生参与意愿的比例,列出图表在课堂上使用,又个别点评学生的调查问卷,还利用调查问卷上反馈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最后根据调查问卷的问题指导如何参与竞争,将资源效益最大化。

  中学生注意品质的稳定性受对象本身的强度和时间影响,纷繁的材料过多地调动中学生的无意注意,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得不到保持,难以形成深刻的表象。充分利用一个材料既使课堂简洁也有利于学生强化认知,形成系统化的思维,由浅及深,不断推进,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

   少即是多,最大化利用资源的效益,减去冗长繁琐的材料堆积,才能呈现简洁有力的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才能有不断的挖掘追问,才能引导学生主动、独立的探究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分享到:

新闻总数:3134 今日访问量:19209 本月访问量:940338 总访问量: 56043175

主办单位: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 地址:燕湖路1号 - 邮编:210012 - 联系电话:87215175

技术维护: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备案号:苏ICP备17025136号-1